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阿辉文库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71
秒,为您找到
27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第三章 成功
189
2023-03-12
《解读希特勒》
第三章 成功 第三章 成功 与其生涯曲线一样,希特勒的成功曲线也是一个谜。我们记得,在生涯曲线那里需要解释的,是前三十年完全的无所作为、默默无闻,与后三十年最大规模的公共活动之间的显而易见的转折。这里(在其成功曲线上)甚至存在两个转折。希特勒的所有成功是在1930年至1940年之间获得的。在此之前长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一事无成。他1923年的暴动失败...
第四章 错误
177
2023-03-12
《解读希特勒》
第四章 错误 第四章 错误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国家与民族的生命是漫长的;等级、阶级、机构与政党的生命,也远远长于服务于它们的个人的生命。结果是,绝大多数政治家(而且有意思的是,右翼居多)会务实地行动;他们不可能知道、也不想知道自己在其中短暂登台的剧目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干眼下该干的事情;他们这样比那些追求远大目标而试图(绝大多数是徒劳地)看透“整体”意义...
第二章 成就
173
2023-03-12
《解读希特勒》
第二章 成就 第二章 成就 在其十二年统治的前六年,希特勒取得了一系列让敌人与朋友都感到意外的、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会取得的成就。正是这些成就,在当时使希特勒的反对者(1933年仍占德国人的多数)感到疑惑,内心理屈词穷,让今天(1978年)的一些老年人仍然暗暗怀念他。 在此以前,希特勒只享有一个煽动者的名声。他作为大众演讲者与大众蛊惑者的能力,不仅从来未...
第五章 失策
171
2023-03-12
《解读希特勒》
第五章 失策 第五章 失策 研究希特勒决策方面的失误,会遇到两个障碍。一个是我们在观察希特勒的错误思想时已经遇到的那个。与将希特勒的所有思想——仅仅因为是希特勒想过的——统统称为谬论的倾向相对应的是,将所有希特勒干过的那些事情——仅仅因为是希特勒干的——全部都称为错误的。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成见当然不利于获得正确的认识与判断。 另一障碍存在于当今历...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168
2023-03-12
《《长征》王树增》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1935年8月·松潘草地 毛泽东此生第一次见到张国焘的确切时间无从考证。但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生平推测,应该是一九一八年在北京大学。当时,二十五岁的毛泽东是这所大学图书馆的一名普通管理员,而二十一岁的张国焘不但是这所大学的注册学生,还是小有名气的学生领袖。尽管当时他们之间地位不同,但相信他们应该有过来往,因为...
第五章 山河苍茫
167
2023-03-12
《《长征》王树增》
第五章 山河苍茫 第五章 山河苍茫 1934年11月·湘西、皖南与豫西 三十八岁的贺龙站在湖南西部一个长满香樟和苦竹的山顶上,目光越过山下的一大片平坝,在对面同样葱郁的山岭间游移,他想看见哪怕是瞬间闪现出来的那个熟悉的身影。 个子不太高但显得十分结实的贺龙,与个子同样不高但显得有些瘦小的萧克之间的不寻常的友情,在中国革命史中堪称佳话。这不仅仅是...
第一章 生涯
165
2023-03-12
《解读希特勒》
第一章 生涯 第一章 生涯 阿道夫·希特勒的父亲,一生走的是上坡路。作为一个女用人的私生子,他力争上游当上了一个地位较高的官员;他死时很受人尊敬。 阿道夫·希特勒从一开始就走下坡路。他没有完成实验中学的学业,未能通过艺术学院的录取考试,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先在维也纳,然后在慕尼黑,他过着一个提前退休者与波西米亚式艺术家的生活,既没有职业,也没有职业规...
译者序
163
2023-03-12
《君主论》
译者序 在历史上的地位 时代、家庭、服官 军制改革的历程 罢官以后 从起用到消逝 译者序 在历史上的地位 从15世纪下半叶起,以意大利为发源地,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化,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
第九章 夜郎之月
158
2023-03-12
《《长征》王树增》
第九章 夜郎之月 第九章 夜郎之月 1935年1月·遵义 一九三五年一月五日晚,贵州北部大雨倾盆。 在距离遵义约四十五公里的一个叫团溪的小镇里,以卖戒鸦片药丸为生的土医生罗福元正和几个朋友在一间茶馆里紧张地商量着如何迎接红军的到来。罗福元经常到遵义城里去进货,结识了遵义的中共地下党员周司和。受周司和的委托,罗福元成立了一个“红军之友协会”,准备...
第十章 残阳如血
157
2023-03-12
《《长征》王树增》
第十章 残阳如血 第十章 残阳如血 1935年2月·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春,中央红军离开云南东北部荒僻的扎西镇重新进入贵州北部,为摆脱纠缠已久的国民党军的追击而连续进行的游动作战,即使从最苛刻的角度评价,也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所谓“奇观”,并不是指战争的规模。一九三五年发生在中国的国民党人与共产党人的武装对抗,如果仅从兵力规模上看,...
1..
«
20
21
22
23
»
..27